2019年11月,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和北京市海淀寄讀學校簽訂了《關于建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教育矯治工作機制的合作框架協議》。在敬大力檢察長的帶領下,北京市檢察機關成立專門學校工作團隊,探索檢校共建新模式,海淀檢察院檢察官和寄讀學校師生代表共同組成的“法治導航員”團隊就是其中一項新舉措。
海淀寄讀“法治導航員”團隊由4名檢察官、2名學校教師、12名“小小法治導航員”共同組成,以學校法治教育基地為平臺,開展聯合普法宣傳。
誰能成為“小小法治導航員”?他們肩負的職責是什么呢?2020年12月9日,海淀檢察院聯合檢察日報社,再次走進海淀寄讀學校開展系列普法活動,為您揭秘“小小法治導航員”的一天!
“未”你而來
“小小法治導航員”法治技能培訓
12月9日一早,海淀區檢察院第七檢察部王敬敬來到海淀寄讀學校和12名“小小法治導航員”一起忙碌著?!靶⌒》ㄖ螌Ш絾T”分為兩組,一組緊張地制作憲法宣傳畫報,而另一組為當晚的法治課制作道具。今天晚上,他們將與王敬敬合作,一同登上講臺,為全校師生講法治課。
這是“小小法治導航員”講課前的最后一次技能培訓,第一次登上法治課講臺的他們,將接受全校師生的“檢驗”。
“小小法治導航員”模式旨在讓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由原本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王敬敬結合講座主題與孩子們共同探討了網絡不良信息,協助他們識別、了解不良信息的類型,幫助其明確如何發揮自己“小小法治導航員”的作用。此外,為緩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王敬敬結合自身跟隨巡講團赴全國各地巡講的經驗,再次向大家介紹了“小小法治導航員”的制度構建和角色定位,希望孩子們以本次講課為開端,提高本領、增強自信,充分發揮“傳幫教”作用,全面調動全校學生學法、懂法、守法、爭當“小小法治導航員”的積極性。
因“未”有你
“小小法治導航員”獨立開展法治宣傳
制作并張貼憲法手抄報
“小小法治導航員”自授牌組建以來,經過兩次有針對性的技能培訓以及課余之時的自主學習,已經初步掌握基本法治教育技能。9日中午,“小小法治導航員”根據檢察官及駐校社工提供的法治素材,結合自己對憲法的理解,分別制作了屬于自己的手抄報,并將手抄報張貼在校園內進行宣傳展示。
主持講解“民法典進校園”主題班會
9日下午,高一班開展了“民法典進校園——法律保駕護航”主題班會,班會由6名“小小法治導航員”主持,為全班同學介紹了《民法典》的部分內容。生動的語言、相同的視角、自然的互動,準備充分的“小小法治導航員”出色地完成了第一場獨立自主的法治課,實現了自我教育和普法宣傳的有效結合。
助人“未”樂的日常
與同學談心談話、督促執行校規校紀、檢查宿舍衛生和校園安全也是“小小法治導航員”的日常。小強是“小小法治導航員”的成員之一,“本身我也是學生會的一員,監督督促同學也是我的任務?,F在,作為‘小小法治導航員’我更有責任從校規校紀甚至法律等方面幫助同學們?!?/div>
大有可“未”
“小小法治導航員”與檢察官聯合普法
9日晚,海淀寄讀學校全校師生齊聚禮堂,王敬敬和“小小法治導航員”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不尋常的法治課——“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王敬敬通過案例詳細地向同學們展示了由不良行為發展到違法犯罪行為的過程,給同學敲響了警鐘,引起了學生們對不良行為的重視。同時,“小小法治導航員”也在“網上遨游”互動環節配合檢察官一起為學生們進行演示,講課加互動的方式也得到了學生們積極的回應。
“小小法治導航員”讓學生由普法受眾變為普法主體,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在體驗式的法治教育中實現自我教育和普法宣傳相結合,是“未成年人事務有未成年人參與、傾聽未成年人聲音”理念的體現,也是對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教育矯治的有益探索。隨著這種探索的深入,“小小法治導航員”還將以更多元的方式、更新穎的形式參與到檢察機關普法宣傳和犯罪預防工作中。